【醫療室】口腔潰瘍不癒合 小心牙齦癌

發佈日期: 2024-08-19 20:12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牙齦癌是口腔惡性腫瘤之一,但因早期症狀與牙周病非常類似,容易忽略病情。醫生提醒,如果口腔潰瘍一直未能癒合,就要多加留意。

70歲的呂婆婆,八年前因為下顎長有一個如半個雞蛋大的腫起物。經過多次檢查化驗,最後確診第四期牙齦癌。

呂婆婆說:「(摸下去)沒有痛、沒有感覺,只是覺得摸到有腫起物。當時聽到(患癌)消息,沒有太大感覺,好像麻木一樣。」

牙齦癌是口腔惡性腫瘤之一,通常發生在40歲至60歲的人士。除了有長期吸煙及飲酒習慣的人士要小心,有牙周病或者口腔問題,亦不應掉以輕心。

整形外科專科醫生麥忻華表示:「長期牙周病引致很多細菌感染,牙肉經常發炎,這些都會造成慢性、長期刺激牙肉,引致有機會變癌症。另外有些可能我們都聽過,口腔裡面會生些白斑,如果長期不處理,都會有機會變成癌症。另外還有其他成因,如戴假牙時位置不合適,經常會摩擦牙肉導致損傷,如果不停刺激牙肉損傷又不癒合,長期都會引致癌症發生。」

至於呂婆婆的情況,因為癌細胞侵蝕她的下顎骨,及出現淋巴轉移,所以要動手術切除部分牙肉,及有問題的一段牙骨和淋巴,之後再做重建口腔手術。

麥忻華稱:「最常用是腳的骨頭,我們稱為腓骨,會用腓骨去重建口腔的形狀,即是顎骨的形狀,再加上一個軟組織補回缺損。」

接受了手術和電療療程後,經過半年時間左右已大致康復,呂婆婆現時只需要定期覆診便可以。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