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逾八成少數族裔長者及護老者從未使用主流長者中心 促請當局加強支援
發佈日期: 2024-07-24 20:44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https://news.tvb.com/images/video_grey.png)
![無綫新聞 TVB News](https://news.tvb.com/images/soical_icon/icon_facebook_color.png)
![無綫新聞 TVB News](https://news.tvb.com/images/soical_icon/icon_copy_link_black.png)
有社福機構調查顯示,超過八成少數族裔長者及護老者從未使用主流長者中心,促請當局加強支援。
79歲的尼泊爾婆婆Thapa,曾在家中跌倒需要輪椅,但因語言不通,當刻難以尋找協助,最後經基督教服務處支援少數族裔計劃解決,現時持續有社工聯絡。
Thapa說:「我們不是華裔人士,我們都享有相同長者生活津貼金額。我不認為我們遇到任何歧視,但確實我們會遇到語言障礙,當我從使用主流服務或接觸其資訊。」
基督教服務處去年11月至今年4月,以問卷訪問250名年滿60歲南亞裔和東南亞裔的長者及護老者。超過八成七人指,未用過主流長者中心服務。
對主流服務的評分以10分最好,整體一半人評1至5分,反映對服務信心不足,原因為語言障礙、文化差異等。
基督教服務處研究及發展中心主任陳志慧指:「如果他們沒有使用主流服務的話,其實不能進入政府恆常安老服務統一評估系統,亦令他們難以尋找或編配社區照顧服務,或長期住院式院舍照顧服務。」
機構建議,社署加強主流服務員工接受多元文化敏感度訓練,擴大少數族裔地區大使措施範圍。
耆望少數族裔長者支援計劃主任劉慧幸表示:「只有九名(大使)集中在長者中心,我們覺得有增加空間。能否推廣全港18區,尤其比較集中少數族裔居住區域?當中甚至將它常規化,而不是有時限的計劃。」
而因應少數族裔長者學歷水平低,機構亦建議資訊發放應以語音播放,及以簡易字眼翻譯。
![無綫新聞 TVB News](https://news.tvb.com/images/loading/icon_loading.png)
![無綫新聞 TVB News](https://news.tvb.com/images/loading/icon_loadin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