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舊樓單位業主憂降強拍門檻賠償方案較差 測量師指新例可推動舊區重建
發佈日期: 2024-07-18 18:31
港澳



立法會三讀通過降低強拍門檻的草案,50年或以上的私樓強拍門檻由八成降至最低六成半,目標12月中生效。有舊樓單位業主擔心降低強拍門檻,賠償方案會較差。有測量師則指,新例有助減低收購阻力,可推動進行舊區重建。
趙伯伯表示:「有時天花、廁所內都會有,牆角是黑色的,所以一定要找人來裝修,有些是漏水、見鋼筋。」
趙伯伯所住的大廈樓齡達七十多年,指環境一日比一日惡劣,但他都不太想搬走,亦擔心降低強拍門檻,由發展商收樓,會壓低賠償金額。
趙伯伯說:「我今年都93歲了,(樓梯)上落雖然累些,住到我不能動為止,政府收購就最好、公道些,地產商一定會壓價。」
他單位所在的龍圖街,連同附近的鳳儀街及鶴齡街等,合稱土瓜灣「十三街」,平均樓齡達五十年以上。
市建局早於約十年前研究重建該區,但推算涉及收購金額約三百億,目前財政狀況難以負擔。範圍大、樓齡高的舊區,降低強拍門檻會否改變對發展商的吸引力?
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指出:「地段好對發展商的吸引力,一定是最高,第二是要考慮有多少業戶願意被收購,有時有些舊樓是有找不到、未必聯絡到業主,可能是過了身、移民海外找不到,所以降低了強拍門檻,尤其對發展商而言會有優勢,亦會多了選擇或項目可進行重建,而非單靠市建局一方去做。」
但他指整體要取決市況,若市場回暖,強拍步伐可加快,有助推動發展商作重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