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基指對新扶貧準則「有些頭緒」 擬納入物業及有否人供養等因素

發佈日期: 2024-07-18 07:04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政府研究推出新扶貧準則,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指,現時「有些頭緒」,會考慮納入物業、有沒有人供養等因素。

扶貧政策不少也是「講錢」,如綜援、「長生津」,非恆常項目如電費補貼等,這些政策介入後,貧窮人口有沒有減少?當局過往用2013年,以收入作為單一量度指標的貧窮線來計算,2020年疫情時,貧窮人口一度逾165萬。

今屆政府提出「精準扶貧」,目標群組包括長者、劏房及單親家庭,包括95萬人口,並會制定新的「貧窮線」。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指已「有些頭緒」,日後不會單用收入量度。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稱:「我認為不同指標也要,包括你的收入、物業,包括有沒有人供養,整個去看、方方面面去看,一定不會只有一個指標,會有很多個指標。扶貧不是單單給錢就夠,若單單給錢就夠,我們就很簡單,檢討一下綜援線就可以。」

日後或要符合多個準則,才會被界定貧窮、獲得幫助,指標會否太多?

陳國基指出:「最簡單、以往的貧窮線只有一個指標,就是收入,但如果有十間屋?也不計算。每逢計數的東西,一定要有指標去看,要多些指標,才能更為準確反映到實際情況。」

任內啟動共創明「TEEN」,目的是解決跨代貧窮,不過計劃只有一年,學員之後會自動加入「校友會」,再跟進其成長,包括提供工作體驗,不過「校友會」為期也僅兩年,是否真的能改變一生?

陳國基表示:「其實我們說的成功,不是說大富大貴,當然大富大貴我很高興,但問題是若其能找到一份喜歡的工作、符合其自己興趣,我相信這是最重要。」

近期年輕人壓低收入輪候公屋,再引起社會關注,他這樣回應。

陳國基表示:「一些基層市民,我們政府會幫,所以這是個幫助的設計。年輕人的目標,若你說是住公屋、便宜些,沒錯、但便宜些的公屋是否等於以後是你的終極人生目標?」

陳國基又指,政府有提供足夠的教育資源,認為年輕人可透過自身的努力在社會向上流動。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