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美娟:滿意區議員表現 可繼續保持現有地區治理系統
發佈日期: 2024-07-08 07:03
港澳



新一屆區議會大幅改革組成比例,又增設了績效指標。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指,對區議員表現感滿意,認為可繼續保持現有地區治理系統。
完善地區治理後的區議會設《履職監察指引》,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指,會以年度公布其績效指標。但部分績效以次數評核,如農曆新年「關愛大行動」,有地區要求區議員探訪到指定數目的家庭,會否讓人感覺為「追數」?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說:「如果我們沒有數字,又會有人說我們沒有數字上要求,但在數字的要求以外,我們看到區議員的工作其實是有實質的果效。訪問到有關住戶數目外,他引出了一些在地區市民關心的,譬如交通問題,在之後的議會工作中,他們有繼續和不同的政府部門跟進。」
《指引》亦訂明會議出席率,麥美娟指逾七成區議員全勤出席,相信是歷屆中表現最好。是否無需要再考慮改變區議會組成?
麥美娟指:「即使我自己做了二十多年區議員,都見到很多以前一些地區問題,並非如此容易可處理到,但見到在今年這半年中,整個地區治理的效率提高了。很多地區內的問題得到很迅速的回應和解決,我相信這個(系統)是運作良好,亦值得我們繼續去保持。」
同樣在社區發揮重要作用的關愛隊運作了約一年,局方正進行檢討。
麥美娟表示:「如何可令他們很快速地動員、資訊的發放及流通,這些均是希望可做得更好。」
但部分關愛隊反映,平均每月只有三至五萬元資助,有時都可能「有心無力」,會否考慮資助額「加碼」?
麥美娟認為:「政府的資源我們都需要善用,若在有可行的情況下,當然我們希望關愛隊可得到更多資源。社會中有很多人均很願意主動地跟關愛隊合作,現在都經常有很多人跟我們說,想到一些新的方法,如何可在地區中開展新的服務。」
由立法會走入「熱廚房」,麥美娟回顧過去兩年,形容時間過得很快,已完成了完善地區治理等不同工作,希望餘下任期可繼續很快地幫到市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