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洲焚燒發電設施料明年啟用 屯門曾咀設施爭取2030年代初落成

發佈日期: 2024-06-19 20:16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在石鼓洲人工島,本港首個焚燒發電設施預計明年啟用。當局計劃加快在屯門曾咀興建第二座垃圾焚化設施,達到2035年零堆填。

石鼓洲人工島上的I‧PARK,焚燒固體廢物廠房已成型。由12件主要機電預製組件拼成,這些圓筒狀的是鍋爐燃燒機。六件各重6,000噸,即約400架雙層巴士般重,接駁著另外六件各重2,500噸的煙氣潔淨組件,整個系統總重等同五座巴黎鐵塔。

燃燒所產生的熱能推動發電渦輪,預計每年可輸出4.8億度電,足夠十萬戶家庭使用。

人工島上亦都設有污水處理廠,經處理的污水可以循環再用,務求各個細節均做到零排放。

花了約一年、到今年2月,I‧PARK全數巨型機電組件已由珠海經水路運抵工地。環保署預計,明年會開爐測試燒垃圾,明年內亦會正式運作,每日可處理3,000公噸固體廢物。

環保署助理署長雷學良稱:「我們要保證設施要符合所有合約要求,承辦商會全面測試,真的要燒到3,000公噸,證明給我們看,我們才可以收貨。」

屯門曾咀計劃興建I‧PARK2,規模比石鼓洲的倍增,目標每日處理6,000公噸廢物。今年第三季會提交環評報告,並將壓縮建築期,提早約兩年完工,爭取2030年代初落成。

雷學良說:「將來究竟有多少垃圾,因為我們隨著香港經濟、人口增長,對廢物估算要小心處理。我們現時目標I‧PARK1及I‧PARK2,加上政府的減廢回收,我們希望兩個焚化爐,已能足夠做到2035年零廢堆填的目標。」

至於日後會否收大灣區內地城市固體廢物去焚化,環保署就稱會與各地合作,做好廢物處置。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