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環保園電動車電池回收再造設施動工 料最快後年底運作
發佈日期: 2024-06-14 20:46
港澳



位於屯門環保園的電動車電池回收再造設施動工,預計最快2026年底運作。
近年不少人轉用電動車,全港現時已有九萬多部登記電動車。當它們的電池表現下降,或用了八至十年,即過了平均壽命周期就更換,舊電池須交予持牌收集商。
目前本地只有初步處理的化學廢物處置設施,最終要將電池運到南韓、比利時等循環再造。2017年至2021年,每年平均約有24公噸車用鋰電池送往外地。
環保署批出屯門環保園這幅約10萬平方呎的地皮,給一間科技公司二十年,在本地處理廢棄電動車電池。
晉景新能控股首席營運總監郭可兒說:「我們可以將它變成便攜式儲能系統,或電池尚未用盡的話再繼續用,就像批次利用。如果不能分解的,其實可以直接資源循環。所有鋰電池都包括銅、鎳或不同元素在內,原材料就可再造新電池。」
合約訂明運作首兩年,每月可處理26公噸廢棄電動車電池,第五年起提升至每月不少於104公噸。
郭可兒指出:「其實這數字已足夠計算全港電動車退役率,我們已預留空間,將現時產能翻一倍。」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就指,新設施標誌著香港成功推動高端回收業等新產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