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費】回收業界指難解決垃圾量高企問題 有議員倡研善用焚化設施

發佈日期: 2024-05-28 23:32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政府暫緩垃圾徵費,稱會大力加強回收措施,以推動減廢。有回收業界認為,規模上仍難以解決垃圾量高企問題。有立法會議員建議,應研究善用焚化設施。

政府計劃用一年時間,加大回收配套,鼓勵市民多回收。其中一招,是「綠在區區」積分可兌換購物券。現時憑積分可兌換日用品、糧油等,包括一公斤米、即食麵、廁紙、餅乾和飲品等。購物券吸引力有多大?

湯小姐稱:「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使用範圍多些。」

梁小姐表示:「(購物券)5至10元我覺得都可以,當然如果多些就好些。」

政府又計劃增加「綠在區區」回收點,從200個增至800個等。有回收業界稱,政府加大回收,其規模都未能解決到垃圾量高企問題,長遠仍要靠徵費推動回收。

環保公司董事黃頴灝表示:「我們本港現時堆填,是講1.1萬多公噸垃圾,如果(綠在區區)一個月講數十噸,全港可能是一千噸左右,其實回收噸數,很難解決香港的堆填問題。回收在其他外國,都不是一個可持續行業,一定不能自負盈虧,因為有些垃圾如塑膠,因為太輕,如不是送來,或在污者自付中,大家做分類,其實業界很難生存。」

有議員就認為,多善用焚化設施都可解決。

民建聯新界北議員劉國勳稱:「現在垃圾去焚燒,也是一些新技術、新處理,可以處理垃圾的同時,亦可以發電。除了垃圾焚燒,怎樣跟大灣區合作,有個垃圾處理生態圈,我想其實有很多角度探討。」

他稱政府要與商界合作,思考更多創新方式處理垃圾回收。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