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隱署促「世界幣」停止在港收集參加者虹膜等 指做法非必須及超乎適度

發佈日期: 2024-05-22 18:30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私隱專員公署裁定,虛擬貨幣「世界幣」在香港的運作違反《私隱條例》。公署要求停止收集參加者的虹膜及面容影像。

「世界幣」是由ChatGPT之父阿爾特曼,在2020年有份創立。私隱專員公署稱,經調查,若果要定期免費取得「世界幣」,並獲註冊身份,參加者需提供自己的虹膜及面容影像,至今已有8,300多人提供。

公署今年1月底,曾到「世界幣」在本港六個營運點調查。之前曾有外國媒體報道,部分地區包括英法等,亦曾質疑其做法,個別有展開調查。

公署發表調查報告,裁定「世界幣」在港的運作違反《私隱條例》,指其做法非必須,亦超乎適度;強調生物辨識資料是敏感資料,一旦被不當使用或洩露,可導致嚴重後果。

又指相關《私隱聲明》等欠缺中文版本,營運點的職員亦不會告知參與者相關風險、交代收集個人資料的目的,屬不公平收集個人資料。

又稱對方會保留個人資料長達10年,用作訓練核實身份程序的人工智能(AI)模型,時間是過長,屬過度保留個人資料,已向「世界幣」發出執行通知,要求停止在港繼續這樣做。

「世界幣」在港的其中一個營運點,下午未有營業。根據《私隱條例》,若違反公署的執行通知,最高可判罰5萬元及監禁2年,再加每日罰款港幣1,000元。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