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獎公布三個獎項 四位得主均為美國大學及科研機構任職

發佈日期: 2024-05-21 19:00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邵逸夫獎公布三個獎項,四位得主都是美國大學和科研機構任職。
 
邵逸夫獎踏入第二十一屆。生命科學與醫學獎由兩位學者分享,分別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斯圖爾特‧奧金,以及馬來西亞出生、在美國國家衞生研究院任職的鄧瑞麗。表彰他們發現由胎兒到成人,血紅蛋白定轉換的基因及分子機制,為治療鐮狀紅血球貧血症及乙型地中海貧血症,兩種極其嚴重的血液疾病,開創革命性且高效的基因組編輯療法,解決傳統重複輸血帶來的副作用。
 
邵逸夫獎理事會理事陳偉儀指出:「一般換血換得多是會有問題,血紅蛋白慢慢分解時,會將血紅素中的鐵質釋出,他們做的方法是可令到換血之餘,可控制血紅蛋白產生,道德上問題是沒有的,雖然是所謂『基因編輯』,但編輯的基因不會由一代傳予另一代。」
 
數學科學獎,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彼得‧薩納克奪得,表彰他將數論、分析學、組合學等結合,發展出薄群的算術理論及仿射篩法。

加州理工學院教授、印度出生的史里尼瓦斯‧庫爾卡尼獲頒天文學獎,表彰他對毫秒脈衝星及伽馬射線暴等開創性發現。
 
邵逸夫獎理事會理事楊綱凱表示:「一個比較新的方向,在方法上有所創新,知道天空中的事物並非永恆不變,而且是很有系統地搜索這些現象。」
 
頒獎禮11月12日舉行。每個獎項有120萬美元獎金,折合近940萬港元,理事會指目前正構思設立新的獎項。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