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菡指補充勞工計劃近半申請來自飲食業 暫不考慮設專屬行業計劃加快審批
發佈日期: 2024-05-05 17:30
港澳



輸入勞工方面,勞福局局長孫玉菡指,補充勞工計劃近半申請來自飲食業。對於業界要求設專屬行業計劃加快審批,當局就指暫不會考慮。
政府去年九月推優化補充勞工計劃,26種非技術或低技術工種可輸入勞工。飲食業可補充侍應、收銀和廚師等。但有集團指,申請逾半年仍沒進展。
酒樓集團主席張家豪說:「甚麼工種也有,樓面、廚房、洗碗、雜務也有,我們整個集團聘請了一百名外勞左右。若獨立處理(申請)當然好,要平衡放寬我們,其他行業或會說飲食業容許,其他行業又不准許。」
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僱主要先經四周本地招聘,亦要經勞顧會審批。而三類特定行業,包括院舍、運輸及建造業,經行業輸入勞工計劃就不需經這些程序。
本地勞務中介公司負責人甄韋喬稱:「行業計劃申請時間快些,個多、兩個月已批准,選人、做完入境程序,應四、五個月已可來港。補充勞工優化計劃較久,基本上由申請,最快七、八個月才批准。優化計劃不要只集中在勞工處,應按不同工種、項目,再由不同局處理,可否加快處理呢?」
補充勞工計劃約四千宗申請,涉及近四萬名勞工,當局指近半申請也是飲食業,那又是否要另設行業計劃給他們?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現在我們看到,優化補充勞工計劃是可以處理得到他們的申請,亦是公允的,能確保了先有本地的招聘,亦確保了優先聘請本地工人。如果仍然有空缺的話,便可以批出配額。」
至於三個行業計劃,其中院舍護理員七千個配額已用盡,有二千宗申請沒法批出,當局指會再作檢討,強調前提是不影響本地工人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