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飯等常見食材若處理不當或產生米酵菌酸 醫生指毒素致命率高達四成

發佈日期: 2024-03-29 18:32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米酵菌酸」這種毒素,在常見食材例如米飯、黑木耳等,如果處理不當,都有機會產生。有醫生指,「米酵菌酸」中毒致命率可高達四成。

河粉、米粉、白飯、黑木耳,這些均是日常食材,但原來處理不當,有機會產生毒素「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主要出現在穀物發酵製品、薯類製品,及經長時間浸泡的黑木耳等,它是由椰毒伯克霍爾德氏菌產生,常見於泥土、植物內,在特定溫度會產生毒素。

有藥劑師指,浸泡黑木耳時最好放進雪櫃,加少許檸檬汁或醋,就可抑制細菌製造毒素。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說:「為何會產生毒素?發酵過程的環境有污染,椰子、玉米本身未清潔好,這些菌會在大約25至37度,會生長得快,在約26度會較易產生毒素。熱不會清除到,就算洗都很難洗掉。」

有急症科醫生指,中了這種毒素輕則屙嘔肚痛,重則死亡。

香港急症科醫學院前院長蕭粵中表示:「這毒素會影響身體細胞裡線粒體這個小器官,線粒體最主要的功能,將平時通過食物、水的能量轉化為ATP(三磷酸腺苷)給身體用。如果不能製造ATP,細胞好像窒息。所有器官由細胞組成,細胞補充不到足夠能量,會令器官出現衰竭。」

他只需約一毫克就可致死,致命率可高達四成。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