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究指乙肝藥TDF服用逾兩年增長者骨折風險 促醫生小心處方

發佈日期: 2024-03-21 18:46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中大一項研究發現,一款常用的乙型肝炎抗病毒藥,長年服用會增加長者骨折風險。

本港有逾46萬人帶有乙型肝炎病毒,如無妥善治療,會引致肝硬化甚至肝癌,部分患者更要長期服用抗病毒藥。

中大研究團隊分析醫管局四萬多名60歲或以上的乙型肝炎患者,於2008至2022年期間服用兩款較常用的抗病毒藥數據。

發現其中一款「富馬酸替諾福韋」,英文簡稱TDF,服用兩年以上產生的骨折風險,比服用另一款藥「恩替卡韋」ETV為高,當服用五年TDF的骨折發生率達百分之6.4,比ETV高三成六;而在第八年時,更加高出五成。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黃麗虹稱:「亞洲人、中國人有風險因素,所以我們的骨較易受損。『替諾福韋』、舊式一款,對我們腎小管有些影響,令我們流失磷質,磷質是骨組成很重要的部分,所以當你長年累月流失了磷質,骨的密度就會減低。」

團隊建議醫生處方乙型肝炎藥物時,應更全面考慮年長患者,亦可選擇新一代、影響骨質較小的抗病毒藥,予有骨質疏鬆的人。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