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42萬人參與大腸癌篩查 數據指每一百人有逾八人患大腸腫瘤或癌症

發佈日期: 2024-03-21 14:13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政府「大腸癌篩查計劃」推行以來,發現每一百人,就有超過八人患大腸腫瘤或癌症。

政府2016年推出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2020年全面推行,分為兩階段。如參與人士在首階段的大便隱血測試結果呈陽性,就會再接受第二階段的大腸鏡檢查。

截至去年年底,計劃共有逾42萬人參與。近6.4萬人大便隱血測試陽性,在之後的大腸鏡檢查中,有超過一半、即3.3萬人,發現大腸腺瘤或纖維瘜肉,另有2,900人患大腸癌,即每一百名參與計劃人士,就有八人會有大腸腫瘤或癌症。

當局數據顯示,經計劃確診的大腸癌,近六成是屬於早期;無參與計劃而確診大腸癌的,只有不足四成是早期。

衞生署非傳染病處主任何家慧說:「如是第一、二期,第一期存活率是逾九成幾,第二期存活率其實都有八成幾,但如這群人等到自己真的有徵狀時,才去看醫生的話,那麼較大機會,他們癌症可能進展為第三、四期。即使有治療,都減低了存活率。」

50至75歲、無大腸癌徵狀的香港居民,可每兩年到參與計劃的逾1,200名醫生接受篩查。衞生署呼籲50歲起,就要參加大腸癌篩查計劃,以及保持健康體重、少食加工肉類等,及早發現及預防大腸癌。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