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組織形容化驗出錯情況罕見 若有疑問為安心起見應再覆檢
發佈日期: 2024-03-15 23:00
港澳



博愛醫院誤診一名59歲女病人子宮內膜患癌,連同輸卵管和卵巢等一併切除。醫院之後發現診斷前的樣本,與另一位患癌的病人混雜,化驗出錯。有醫生指,除非化驗結果跟臨床判斷有很大出入,否則都會按化驗報告作最終決定。不過,有病人組織指,如果有疑問,為安心起見都應再覆檢。
化驗樣本混雜了其他病人的組織,導致錯誤確診。本身是外科醫生的立法會議員林哲玄指,一般公立醫院化驗室指引,不應同時化驗多於一個病人樣本,今次可能涉及化驗桌或器皿,甚至人員手套等,沒清理或未消毒乾淨。
至於女事主其他檢查都正常,最終醫生信了化驗報告,臨床判斷上又如何權衡?
醫療衞生界議員林哲玄說:「(化驗)並非大過(其他檢查),但它的確很有說服力。除非與我的臨床判斷完全不相關,就會再懷疑它。一個收經後的女士出血,本身已經是警號,回來報告說有惡性,其實醫生可能會覺得很合情合理,和我的判斷,並沒離開一個可做的診斷範圍。」
有病人組織形容情況罕見,但若病人或家屬發現,其餘檢查跟組織化驗結果不相符時,可要求覆檢,或再到私營機構化驗。
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稱:「令人非常震驚,因事情令事主無辜受到很嚴重的身體創傷。雖然有閉路電視,即使院方看到有些東西,但不能清楚交代他們看出甚麼事情(問題),令有關樣本受混雜,說法仍是含糊其辭。」
有婦產科專科醫生就指,對已收經女士而言,切除卵巢和子宮沒太大負面影響。
婦產科專科醫生陳潔霜表示:「一個女性的月經,是靠卵巢的正常功能,調節她有正常規律的月經,但收經後,卵巢基本上沒有排卵功能,雌激素的分泌也很低。」
她又指,盤腹腔少了子宮,就需留意腹腔內其他器官,例如腸道會否出現黏連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