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時裝】有非牟利機構以再造紡織廢料推動行內環保變革

發佈日期: 2024-03-13 23:43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時裝業是全球第二大污染產業。根據世界銀行報告,時裝業每年產生的碳排放量,佔全球總碳排約十分之一。有在香港成立的非牟利環保機構,致力減少時裝業的浪費,並推動行內環保變革。

深水埗這間二手時裝店,由成立超過十五年的一個非牟利環保機構營運。他們在香港多個地點設置回收箱,收集市民及時裝品牌捐贈的衣服,再作重用及重新發售,亦有出售自家設計的服裝,在不同社交平台宣傳可持續發展時裝。

機構旗艦活動之一是這個年度設計大賽,自2011年起,吸引世界各地新生代設計師參加,透過升級再造紡織廢料,推動環保時裝設計及技術。

德國設計系學生Nils Hauser稱:「這個系列展出由廢物製成的服裝,但服飾看起來不像廢物,以環保為理念的衣服,毋須總看似廢物製成。」

時裝設計系學生思敏表示:「如果我們想這個地球,它的生命周期更加長的話,由我們這個世代,我們現在應該要有一個意識,去怎樣去保護這個地球。」

環保機構創辦人希望透過宣揚環保時裝的理念,補救或糾正時裝界帶來的傷害。

Redress創辦人Christina Dean指出:「年輕的設計師,對在設計方面做正確的事情,充滿熱情,因最終他們想證明,美麗的衣服不會為地球帶來傷害。」

來自英國的Christina認為,香港對促進全球時裝產業可持續發展,具有一定影響力。

Christina Dean說:「整個亞太經合組織(APEC)的生產線離香港很近,所以香港的時尚產業是很有影響力,以至供應鏈亦作為領導者,引領可持續發展想法和實踐,具超出本地的影響力。」

機構今年的可持續時裝設計大獎,歡迎全球年滿18歲、擁有不少於四年專業經驗的新生代設計師參加,申請期將於星期五截止。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