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早市區最低氣溫約16度 中醫師籲關節痛等人士多加注意天氣變化

發佈日期: 2024-03-06 22:25
港澳
明早市區最低氣溫約16度 中醫師籲關節痛等人士多加注意天氣變化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溫暖潮濕的氣流,為香港帶來大霧,隨著東北季候風抵達,氣溫下午逐漸下降,明早市區最低氣溫約16度,新界再低一兩度。

春霧來臨,在縮時拍攝下,由山頂俯瞰的香港,大霧恍如海浪湧上,把樓宇完全掩蓋,雲海之中,中環國金二期只餘下頂部。

青馬大橋在大霧之中,有部分橋身好像消失了,青龍頭對出海面猶如被大霧吞噬了;青衣的樓宇亦變成了海市蜃樓中的幻象。將軍澳跨灣大橋,汽車撥著大霧覓去路。

多區水域能見度低,中午橫瀾島的能見度一度只有約100米。

回南天亦令室內非常潮濕,牆身又好、天花橫樑都好,猶如在流汗,布滿水珠。不過東北季候風影響下午增強,氣溫下降亦變得較乾燥。

天文台科學主任張佳駿說:「我們之前一兩日受到一些較溫暖及潮濕的偏南氣流影響,令大氣中的水氣較充足,今早風勢較弱,東北季候風逐漸影響廣東沿岸,之後能見度會慢慢好轉及不那麼潮濕。」

未來一兩日早晚清涼,市區最低氣溫降至16度左右,周末再稍為下跌。

有註冊中醫師指,乍暖還寒的天氣,有關節痛或抵抗力較差的人要多加注意。

香港註冊中醫學會財務長葉家豪說:「如小童、老人家,這些時候可能會咳得較嚴重,關節保暖要做得足夠,不要吹風。有些人煲粥下些陳皮,有時炒菜可落一些,前提不用多,山藥、薏仁、玉米鬚這類加點豬腱煲湯,口味很清淡不會很苦。」

他提醒天氣回暖時,都不要吃過多寒涼食物,以免損害脾胃功能。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