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視選址為申請過渡屋及簡約公屋最大考慮 社協倡當局加強配套支援
發佈日期: 2024-02-25 20:10
港澳



社區組織協會的調查發現,基層在申請過渡房屋和簡約公屋時,選址是最大考慮,建議當局加強配套支援。
未來幾年,政府將推出的過渡性房屋和簡約公屋單位,合共五萬多個,但大部分選址都不在市區。
社區組織協會去年11月至今年1月,以問卷訪問345名基層市民,調查入住意願,發現選址是最大考慮。
在比較入住市區或新界房屋項目的意願時,約兩成受訪者不考慮入住市區,不考慮入住新界的就有三成八。
劏房戶謝先生說:「我本身有小朋友要讀書,在油麻地讀,如果我專門搬入大埔,要再帶他出來油麻地上課,會不方便。(當局)會否考慮增加交通設施,輔助我們會入住這些地方?」
調查也發現,六成有在學子女的受訪家庭,有興趣申請簡約公屋,當中六成三人表示,增設服務協助子女轉校,會增加申請誘因,超過七成關注區內就業支援。協會要求政府加強配套支援。
社區組織協會副主席施麗珊指出:「他不想有房子就沒有工作,很多街坊很注重自己有工作、自力更生,政府在就業支援配套,如果有上班就就業支援配套,有孩子就加上孩子轉校。」
已入住過渡性房屋的住戶,就希望當局延長租期,最好能夠讓非長者單身人士住到上樓。協會建議在簡約公屋落成後,繼續保留過渡性房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