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申請近14億元撥款用作發展「醫健通+」 有議員質疑成本過高

發佈日期: 2024-02-20 20:30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政府向立法會申請近14億元撥款,用作未來五年發展「醫健通+」,包括修例容許病歷與私營機構甚至是境外互通。有議員認為成本過高。

政府去年在《施政報告》提出,計劃未來五年發展「醫健通+」,目標統一電子病歷、加強公私營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等。「醫健通+」有九大核心功能,包括優化預約及轉介等系統,又新增便攜紀錄,讓用家的電子病歷可在境外應用。

當局表示會修訂《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條例》,以制定合適法律框架,促進電子健康紀錄可攜性。

在立法會一個會議上,有議員質疑成本過高。

九龍中議員楊永杰稱:「升級『智方便+』也只是用了1.9億元,但你們要用14億元,人家只用1.9億元,使用率而言你們也只是排第三,人家比你更優先,為何要這麼貴?是否可便宜點?」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數據方面『醫健通』大很多,我會稱甚至是一個超級工程,如將700多萬人從出生那一刻,到長命百二歲、所有健康資料,公私營的、基層醫療,以至二、三層的醫療,全部都在這裡。」

當局提交的交件指出,目前只有不足百分之一私營醫護機構,會上傳電子健康紀錄至「醫健通」,有議員關注當局會否強制上傳。

民建聯香港島東議員梁熙指出:「未來賦權局長你要求醫療提供者,將病人重要健康數據入到戶口,賦權局長你放這些資訊進去,是否意味強制私營機構必須將這些病歷輸入?」

盧寵茂說:「我們第一步希望做到用誘因、引導的方法,再加上特別是政府資助的醫療項目,我們會要求醫護提供者參與及提供資料,這絕對有需要。至於你說用法例規管,這我會說是最後一招。」

會上亦有議員關注,當局會否將HA Go與「醫健通+」整合,以節省政府開支,盧寵茂稱會積極考慮。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