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有農莊將餐前廚餘轉化成酵素用於栽種 收成後引進餐廳實踐循環經濟

發佈日期: 2024-02-19 05:59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有本地農莊與餐飲集團合作,回收餐前廚餘,轉化成酵素來栽種,栽種出來的農作物引進回餐廳,實踐循環經濟。 

豆渣、果皮、魚皮魚骨,這些都屬於餐前廚餘。 農莊回收後會先打碎,再加入細菌群組發酵,形成酵素,然後拿來堆肥種菜,代替農藥和化學肥料。 

經酵素種植的農作物,因為環境健康而變得強壯,更可以抵禦害蟲的侵食。 

鴻日農莊主理黃展明表示:「我們要先養好環境,用酵素養好環境裡面的細菌和真菌,令環境健康,我們再利用酵素,栽種農作物,這些農作物幫廚餘再轉化成食物。 」

農莊表示用不同酵素種植的農作物,味道會有所不同,例如用魚骨種的生菜,會生長得更快、更脆,用豆渣種的車厘茄,味道會有回甘。

有餐飲集團旗下餐廳引入農莊的產品,將生菜變成沙律的主角。

美心集團業務總監謝慧儀稱:「沙律菜裡面的生意銷售額,我想最少有一成五的增長。」

美心集團供應鏈總監區晉禮說:「我們希望將農場的出產品,可以提升至接近70間餐廳,都接近年產量30噸這個數量。同時餐廳能夠應付30噸出產物,相對應的廚餘,包括廚餘的種類、廚餘的出產物,都會相應按比例提升。」

集團又指已制定一系列流程,培訓職員。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