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處調查香港語言使用情況 三成人自認英語會話不足以應付日常生活
發佈日期: 2024-02-16 23:30
港澳



統計處調查香港的語言使用情況,分別有三成及兩成半人認為自己的英語會話及普通話,不足以應付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中,如果大家突然要轉「頻道」,改用英文或普通話溝通,有沒有信心做到呢?
黎小姐稱:「我覺得英文永遠都不夠。工作上都沒太大需要,平時生活更加沒需要。」
呂女士說:「不夠的,但可指著說需要甚麼,叫食物時說我要這碟。」
統計處在2021年9至12月,調查港人的語言使用情況。在外語方面,有超過四成三的人認為自己的英文口語能力,足夠及完全足夠應付日常生活;有三成覺得不足夠和完全不足。
普通話方面,比較多人認為自己一般,合共四成一的人有信心足夠應付;兩成半的人覺得不足夠。
15至65歲的就業人士之中,多達七成認為最需要進修英文會話,比2018年調查減少八個百分點。
內地及香港往來頻繁,除了內地旅客來港旅行,也越來越多人北上消費,更多機會用到普通話。有兩成六的人認為要進修普通話,比2018年的調查多九個百分點,但調查就沒有就年齡層細分。
張小姐表示:「要看統計年齡的層面,可能年輕20、30歲,足以應付平時工作需要;60歲、50歲這一代人可能較難。」
中大教育數據研究中心教授侯傑泰指出:「香港為何人們信心不足或低,香港的移民是多。香港社會九成多是說廣東語,日常生活像新加坡用很多英文,也不是。但另一方面應開心,香港環境的要求是高,真的很多外國人說很深的、不是很簡單的英文,你會覺得也要高些的英語水平較好。」
他表示,網上有很多學習外語的素材,港人不用花很多金錢,就可以改善自己的語文水平。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