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實測發現外賣平台六成訂單遲到或早到 約八成食品外送價錢較高
發佈日期: 2024-02-15 17:44
港澳



消委會去年收到涉及點餐外賣平台的投訴,較2019年增加逾九倍。實測發現六成訂單遲到或早到,最長遲近二十分鐘。
消委會實測的六個平台,包括戶戶送、Foodpanda和KeeTa,以及三間連鎖餐廳肯德基、麥當勞和必勝客的自家外賣平台。
消委會去年12月透過這六個平台叫了56次外賣,當中九次遲到,近半是屬Foodpanda。其預計送達時間中位數是30至40分鐘,最長一次遲了19分鐘,換言之,要約一小時外賣才送到。
戶戶送有兩次遲到,最長一次要1小時18分鐘才到,遲了約10分鐘。KeeTa就未有遲到,最長要等約41分鐘。
黃先生稱:「有一兩次試過遲了差不多兩小時,才發現他們沒有製作我的訂單,之後取消訂單,那就很生氣的情況,不過很少發生,肚餓時要等一小時就很辛苦。」
葉先生說:「很多時你預一時那些時間,太多訂單要送,你見到追蹤到他很多訂單,那就不會準時。」
另外有四成多、即25次是早到,最早可以提早逾半小時送到。
實測又發現,叫同一食肆、同一食物外賣,不同平台送達時間都有分別,其中一次相差55分鐘。只有一個綜合平台及三個自家外賣平台表明,食物若未按時送到,顧客可取消訂單;另外兩個綜合平台就稱不可以。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稱:「送餐在今次中,明顯看到是取了消費者時間作為預留(送達)時間,仍然不合情理送不到餐,消費者絕對應該有權取消交易。」
調查又發現,八成一食品在外送價錢都較外賣自取高,當中用「麥麥送」單點魚柳飽,要24元,外賣自取只需13元,相差近八成半。消委會建議消費者點餐時,應考慮是否必須送餐,亦要貨比三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