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生命線】大夫斷症:偏熱、痰濕體質 易致皮膚毛囊發炎

發佈日期: 2024-02-13 22:00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外科正宗》:「初起如疥,形如粉刺,或小泡,或疙瘩,結腫不散者順。」

香港天氣潮濕,身體受濕氣影響之下,容易有皮膚敏感,痕癢難耐,更會引起毛囊發炎。

仁愛堂屯門區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中醫師阮君彥說:「毛囊炎在中醫外科學來說,是『疔瘡』的疾病。臨床上中醫是會按它不同的徵狀,分為不同的證型,普遍見到是風熱症,風就是見到有痕癢,熱的話就會見到有紅腫和痛。除實證之外,還會有虛證,如果病者本身他的身體比較虛弱、正氣不足夠,通常他的徵狀表現都是皮疹,比較容易反覆發作,以及疹色比較淡一點。」

毛囊炎主要病發在鬍鬚位、前胸、後背,或者是臀部。中醫指,體質偏熱和痰濕的人士,又或者經常吃煎炸油膩的食物,容易誘發毛囊炎。

阮君彥稱:「臨床上看到,好多時都有一定的皮損,有很多成因,又或者因為患者好多時自己會搔抓皮膚,如果經常搔抓的話,會有皮損,容易會產生毛囊炎。有時亦見到他的衣物很緊身,因為衣物過緊和身體有摩擦多,亦都容易有皮損,另外就有些情況,就見到他們會與其他人共用替換工具,這些都是其中的成因。」

中醫會根據患者的體質和徵狀,再決定選用合適的中藥去醫治。

阮君彥指出:「如果中藥方面,我們按他的徵狀,就會看是偏熱性,還是偏風性,如果徵狀是紅腫痛多些,是偏熱性多,就會用清熱解毒的中藥,例如是金銀花、連翹、野菊花。如果是痕癢多,偏風性多些,會用到荊芥、防風和蟬脫,如果真的有虛症發生,亦都會考慮扶正,會用些黃芪、當歸之類,通常這兩樣配搭用,有補氣、補血,希望他的正氣恢復得更加好。」

同時可以採用針灸方式。

阮君彥指出:「例如是督脈的身柱穴、靈台穴,以及膀胱經的委中穴,都是有效的穴位可以卸血熱。」

今次為大家推介一款金銀花薏米茶,有清熱解毒祛濕的功效,適合體質偏熱的人士,但如果是體質偏寒、脾胃虛弱的人士和孕婦就不宜飲用。

材料:
金銀花 15克
生薏米 15克

煮法:
將所有材料倒入一千毫升清水,煲滾後加入適量冰糖,中小火煲約半小時,即可飲用。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