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室】小心細菌感染 可致蜂窩性組織炎
發佈日期: 2024-02-05 21:49
港澳



皮膚出現小傷口,一般人可能以為只是小事情,但如果不妥善處理,有機會引致細菌感染,從而誘發蜂窩性組織炎,尤其糖尿病患者有較高風險患上。
蜂窩性組織炎是一種皮下組織層受細菌感染的疾病,成因通常是皮膚受損,令細菌有機可乘侵入傷口。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黃思敏表示:「好多時皮膚上就有徵狀,所謂叫紅腫熱痛,即皮膚有紅腫之外都會有發熱,以及會有疼痛的徵狀。好多時他的皮膚有機會是乾裂,有些所謂的皮膚龜裂紋都可能從這些裂口,令細菌有機會從這些位置侵入到皮下組織層。另外如果有些病人本身都有所謂的靜脈曲張、水腫,特別是可能屬於淋巴性水腫,都會令這些病人容易有蜂窩性組織炎。」
有研究指出,患有糖尿病的人士會較易患上蜂窩性組織炎,同時亦有較高機會引發不同的併發症。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李智豪稱:「很多時糖尿病患者除了血糖高之外,亦都有高血壓的情況,如果當血糖和血壓都控制得不好,亦都會影響血管健康以及神經線的健康,就會令血液循環不理想,亦會引致到傷口癒合會出現問題,以及一些免疫細胞的運送。有時有些糖尿病病人可能腎功能不好,有很嚴重的蛋白尿導致水腫,這些都會影響皮膚屏障,亦會增加(患上)蜂窩性組織炎的風險。」
當確診蜂窩性組織炎,醫生會因應病情而決定採用口服藥,注射抗生素或者進行手術來醫治。
李智豪指出:「如果真的很嚴重的時候,甚至細菌會經過淋巴或者細菌入血的情況,就會有敗血症、休克,例如影響筋膜的情況,就會導致有壞死性筋膜炎,如果不迅速處理的話,真的可以去到要截肢,甚至真的會有生命危險。」
要避免日後再次感染蜂窩性組織炎,日常患者需小心保護皮膚及學懂正確包紮和護理傷口。至於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士,亦要留意要控制好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