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及流浮山兩公屋發展項目成本差近倍 當局稱需建擋土牆等
發佈日期: 2024-02-05 19:00
港澳



政府規劃在青衣及流浮山發展公營房屋,有立法會議員關注,兩個項目數量接近,但成本相差近一倍。
位於流浮山天華路的公營房屋項目,在沙江圍仔東面,鄰近天恩邨及天華邨,佔地約3公頃,分2期興建4,000個單位,預計容納超過一萬人,在2029/30年起分階段落成。連同道路及交通配套,估計建設費5億1千多萬元。
至於青衣西路的項目佔地只有2公頃,將興建3,400個單位,容納約9,200人,將於2034/35年落成,估算建設費約9億6千多萬。
在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上,有議員關注,兩個項目單位數目接近,但青衣項目比流浮山貴近一倍。
選舉委員會界別議員洪雯稱:「為了追趕建公屋的目標,不惜代價造地建公屋,這樣使用公共資源適合嗎?」
房屋署署理副署長梁洪偉說:「個項目偏貴我承認,但成本效益,對於居民在市區中,可能比較珍貴市區的單位,要衡量、從居民角度考慮,市區中住公屋比較適合。」
土拓署土木工程處副處長梁池歡指出:「這個項目是一個山窪地方,要填到某個高度才可以建樓房,牽涉30萬立方米(泥土)的回填,回填不是只要堆泥,旁邊還要擋土牆,可能高度由6米到10米不等,相對是成本所在。」
委員會通過兩個項目,將交予工務小組委員會及財委會審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