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大灣區護士指與本地醫護合作融洽 醫管局電子系統值得內地借鏡
發佈日期: 2024-02-02 19:00
港澳



首批來港交流的大灣區護士交流期即將結束。有護士指與本地醫護合作融洽,醫管局亦有地方值得內地借鏡。而第二批100名廣東省護士亦陸續抵港。
一眾廣東省護士將完成在香港十個多月的交流。與本地醫護合作,有甚麼感受呢?
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護士陳翠霞說:「因是一起跟他們(本地醫護)做事,都覺得自己融入在內,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上,都是一起去幫助病人,全人護理,希望他們得到更好照顧,亦希望是覺得我們幫到手。」
指導她的副顧問護師,讚揚廣東省護士的學習態度。
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副顧問護師(老年科)羅釨澄指:「我們每周都有檢討會議,她上網找了很多相關的期刊資料,做對比、分析,分析之餘還說在哪裡可應用,或回去又如何應用。他們的深度學習,舉一反三,亦有國際思維,帶動了我們,不要落後、要追上來。」
有護士就指,醫管局的電子系統值得內地借鏡。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護士劉佳麗表示:「如病人從威爾斯醫院轉到沙田醫院,醫生自己可在CMS系統知道病人在威爾斯醫院做過甚麼治療,有何檢查、結果。我覺得這系統非常之好,可幫助醫療效果提高,現時內地在做智慧醫院,所以我覺得可讓我們借鏡地方。」
醫管局指,兩地護士初期有地方需磨合。
醫管局護理總行政經理唐華根指出:「通常是與工作的權責方面(有關),因明白未修例,都要在監督下進行,多數是溝通問題,當大家澄清後,亦都解決到。」
至於第二批100名來港交流的廣東省護士,14人上月中已抵港,其餘預計本月內亦會抵埗,他們平均有九年相關臨床經驗,當中有十名是副主任護師級別。會到老人科、心臟重症監護、眼科、內視鏡科等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