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生命線】大夫斷症:出現耳鳴、耳聾 宜補脾腎氣充養耳竅

發佈日期: 2024-01-30 22:00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靈樞。脈度》:「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

聽力障礙屬於中醫的耳聾耳鳴病,主要是受外邪感染、病後虛弱、情志抑鬱、飲食失調等,引起聽覺功能異常的一種疾病。

仁愛堂離島區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中醫師吳紫嫦稱:「凡耳內聲大如雷,或如聞潮聲,或如蟬鳴聲,其聲或細或暴,靜時尤甚,妨礙聽覺者,稱為『耳鳴』。凡聽覺有不同程度的減退,甚至聽覺喪失,影響日常生活者,稱為『耳聾』。」

中醫指如果患者先天肝腎氣不足,或大病久病後少於調養,脾腎受損,不能充養耳竅,就會容易出現耳鳴、耳聾。

吳紫嫦說:「季節方面,到了秋冬季節天氣轉涼,正是病毒的好發季節,有些人會因為內耳受到病毒感染而產生耳鳴。冬天更是鼻敏感好發的季節,鼻黏膜腫脹,使耳咽管阻塞,也會誘發耳鳴。環境方面,如果患者長期處於噪聲比較大環境當中,可能會出現永久性的聽力損傷。」

人體有多條經絡經過耳朵,中醫通常會採用內服中藥來治療。如果患者處於情志抑鬱,伴隨口苦、面紅、尿黃、便秘、頭痛、胸脅脹痛等,屬於肝鬱化火的體質,就會使用丹梔逍遙散。

吳紫嫦表示:「裡面的藥物組成有薄荷、當歸、柴胡、白朮、生薑、梔子、丹皮、雲苓、甘草和白芍,可以疏肝解鬱,清熱為主。如果患者屬於年老體弱,或久病體弱,聽力逐漸下降,或者有頭昏眼花、腰膝酸軟、耳鳴如蟬、安靜時發作更嚴重,此類屬於腎氣不足所致。中藥方面通常選用腎氣丸,藥物組成有熟地、山藥、生茱萸、澤瀉、丹皮、桂枝和雲苓。」

同時可以用針灸治療耳鳴,穴位包括有耳門穴、聽會穴、翳風穴、合谷穴,或者可以每次按壓5下,大約維持10秒。

今次為大家推介一款桑椹山藥烏雞湯,有健脾補腎的功效,適合因脾腎氣不足出現聽力障礙的人士飲用。

材料:
烏雞 1隻
新鮮山藥 100克
桑椹 15克
黃酒 3-4湯匙 
大棗 3枚 
薑 5片

煮法:將所有材料加入一千毫升清水,大火煲滾後,轉中小火煲約一小時,即可飲用。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