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安老院舍虛報工時 監管機制有何漏洞?

發佈日期: 2023-12-23 09:36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社署近年每年平均到安老院突擊巡查超過5,000次,確保符合人手比例和當值時數,但有院舍前員工說,即使人手不合規格,院舍有辦法應付巡查。

化名陳小姐的她,媽媽以前住在私營安老院,去年兩個星期內,兩次因為血糖跌至二點多度入院,之後不夠一個月,再因為血糖升至20多度昏迷入院。

陳小姐(化名)說:「醫生跟我們說她是腎衰竭,多重器官都衰竭,她真的只差一步,如果送遲一點去,我相信都會過身。」

醫生解釋,媽媽腎衰竭跟喝水不足有關,更說院舍可能疏忽照顧。

陳小姐(化名)表示:「她一天喝了多少個紙杯的水,她們回答不了我;吃過甚麼,回答不了我。護士無上班就無量度,我不期望他們有同理心、有愛心去做這份工作,我只是期望他們做到他們的工作。」

為確保院舍質素,社署會突擊巡查安老院,但化名Toby、在安老院做護士的他,就目睹院舍在巡查期間,臨時找人上班「篤數」。

前院舍員工Toby指出:「是見都沒見過,然後更換制服,才施施然進去見督察,督察又很滿意,令院舍最後通過巡查。也見過有人被人偷了一個名字,然後虛報,他明明放假,就說他有上班。」

2022/2023年度,社署曾就安老院違規發出114封警告信,有院舍負責人說,監管已經足夠。

安老服務協會委員李輝稱:「警告信對行業的打擊是很大很大的,無論是資源、投標合約、院舍,或者是購買宿位,還不夠阻嚇嗎?還想怎樣?」

過去三年,平均每年不足20宗安老院因僱員不足或提供虛假資料,而被定罪的個案,平均只罰款數千元,也從未有院舍被「釘牌」。

勞聯勞工界議員周小松說:「究竟社署有沒有計劃逐步加強監管?還是想著不要執得太嚴,否則我處理不到,釘牌時那些老人家沒地方去,這個就是所謂的投鼠忌器。」

社署回覆指,會就投訴制定策略和行動,包括突擊巡查等,如發現違規,會提出檢控。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