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美容院自行溝針劑 注射風險誰承擔?
發佈日期: 2023-12-02 09:02
港澳



近期出現數宗醫療美容事故。本台發現,有美容院聲稱,會自行將氣管舒張劑和類固醇混合做針劑,注射後可以瘦面。有藥劑師提醒這樣做會有風險。
現時市面上有很多注射式醫學美容療程,聲稱可以美白、提拉、減脂等,但到底注射甚麼呢?
本台記者去三間美容院諮詢。其中一間位於旺角的美容院,自稱醫生的她,就介紹本台記者一種輪廓針,建議和肉毒桿菌同一日打,瘦面效果雙倍。
一名美容院職員說:「因為你想瘦,你想快點有效果看,你兩樣一起打一定是最快的。」
美容院聲稱,輪廓針是用韓國配方,他們再自行改良,保證安全。
該名美容院職員表示:「你放心,裡面全部都是註冊西藥,是香港註冊的藥物,合法的,全部合法藥物,真的是西藥。其實有些人可以拿來直接食用的藥物,但是只不過我們就用來做藥水,打在面部。放心,真的好多人打。」
本台記者之後追問美容院用甚麼註冊西藥混合做針劑,對方回覆說有兩種藥物成分。
有藥劑師指,這兩種分別是氣管舒張劑和類固醇,但通常很少用兩種主要成分的藥物混合用做針劑。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指出:「不建議這樣做,因為當有事的時候,我們不知道哪種藥出事。還有劑量本身,兩種藥混合會不會有相互作用,互相影響穩定性。」
他強調,即使醫護人員要混合藥物,都要用無菌技術全程消毒操作,如果在美容院做,隨時有風險。
崔俊明表示:「如果手骯髒或者有細菌,碰到膠質,這些細菌都會跟隨藥物和水劑經過針筒,以及直接注射進去肌肉或者血液裡面,那就變成有機會感染。最嚴重當然是有敗血病,所以非常危險。」
他說,環境不好的工廠大廈不適宜進行注射和溝藥,提醒消費者小心。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