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有藝術家「妙手」重現嶺南特色屋脊 協助香港魯班先師廟修復工程
發佈日期: 2023-11-29 20:02
港澳



嶺南傳統建築的屋脊上,經常見到做工精細的陶塑。有學者指出,晚清時期受西方建築風格影響,再融入本地傳統文化,成為嶺南特色之一的「花脊」。
抬一抬頭,就見到屹立在佛山祖廟、被譽為「花脊之王」的陶塑瓦脊,是晚清佛山石灣窯的巔峰代表作之一。無論是郭子儀祝壽,抑或八仙過海,歷盡一個多世紀的風吹雨打,依然屹立不倒。
有學者指出,嶺南屋脊的陶塑比北方屋脊上的蚩吻豐富得多,這個變奏要追溯至清末。
廣州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湯國華說:「那時候受西方洛可可風格,即在建築加很多裝飾。我們的特點是將我們的傳統文化放上去,對古代的一些故事傳承。」
何湛泉八十年代起收藏石灣陶器,近年更在海外拍賣行投得晚清年間的心頭好。今年六月獲邀赴港考察,協助在港島堅尼地城的魯班先師廟修復屋脊,預計需時一年至年半時間。而以往多個古建築,都經他「妙手」修復。
陶塑藝術家何湛泉指:「最高難度最困難就是一句話,同祖先合作。例如佛山祖廟的百年大修、康熙年代戲台的棱形牌坊上的屋脊,打颱風劈爛了一半,有一半是清代的,另一半要我來做。你夾一半上去,那你怎樣對顏色,這個對我來講是一個大挑戰。」
目前他的工作室,與附近商場、餐廳及外省精品品牌合作,希望推廣這門手藝。而嶺南翡翠綠的陶瓷凳,更受到外國的餐廳重視。
何湛泉表示:「我希望用一種新穎的、有趣的(手法),將年輕人墮入去,等如認知,就如我一樣留下敬畏之心。」
工作室這裡也會舉辦陶藝工作坊,讓來到的市民體驗陶器製作過程和滋味,完成之後還有紀念品可以拿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