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明年修例加強僭建罰則 研擴展輕微僭建主動申報暫緩執法安排至市區

發佈日期: 2023-11-01 21:08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政府強調明年修例,加強對僭建的罰則,最新透露會視乎嚴重程度制訂不同罰則;另外,會研究將輕微僭建可先主動申報暫緩執法的安排由新界村屋擴展至市區。

針對僭建行為,《施政報告》提出簡化檢控及加強罰則,包括考慮一發現僭建就控告,而不是等到不清拆僭建物才控告,當局在立法會進一步透露加強罰則的方向。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稱:「我們都希望引入多些不同層次的罰則,如不遵從清拆令,其實罰則是一樣,無論你的僭建是大是小,這我們需檢視不同嚴重程度個案,是否應要有不同罰則,令其合理化?」

有議員關注僭建積壓個案多,政府人手有限。

選舉委員會界別議員江玉歡指出:「在不影響安全情況下,鼓勵業主主動向政府申報,申請暫緩執法,又或輕微僭建,可以發出豁免或容忍信?」

甯漢豪表示:「議員剛才說的做法,現在是引用在新界涉及村屋的僭建個案,同一模式我們會在今次法例修訂,都會嘗試研究能否引伸在市區僭建個案。」

這安排源於2011年,當時新界不少村屋有僭建物,政府難以一下子處理,所以有輕微僭建而無安全隱患的住戶,約一年後「劃線」前報給政府,獲得所謂「容忍紙」,定期每五年由合資格人士確認是安全,暫緩執法。

本身是城市規劃師的立法會議員林筱魯指,機制雖然可令業主主動申報僭建,但必須一併調整檢控程序,提升阻嚇力。

選舉委員會界別議員林筱魯稱:「在舊樓中其中一個單位隨意改動僭建,引致整幢結構出現問題。以往可能心存僥倖較明顯,當你有這制度時,因為報備是必須的,亦是法定要求,所有填表簽名的人都要負上相關法律責任。」

當局又指,只有約720名屋宇署人員及610名地政總署人員,分別每年平均處理三萬宗僭建物及一萬宗非法佔用官地個案,兩部門將重組及調配人手應對。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