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通識:《施政報告》支援輔助生育服務措施

發佈日期: 2023-10-27 18:25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鼓勵生育措施,包括在未來五年,逐步增加公營輔助生育服務名額至每年1,800個。

本港每六對夫婦,就有一對不育。醫管局轄下有九間公立醫院設有婦科專科服務,為40歲以下女性提供輔助生育服務。

其中瑪麗醫院、威爾斯醫院,以及廣華醫院,設有試管嬰兒門診或生育評估門診,並提供體外受精治療服務。

現時經普通科門診、私家醫生或家計會轉介,接受生育評估的輪候時間為7.5至12個月。而在首次體外受精諮詢後,至接受治療的等候時間約4至7個月。

費用方面,除公立醫院的住院和門診標準收費外,公立醫院未能提供的檢驗服務或自購藥物,就要另外收費,每個治療周期約需九千至四萬元。

《施政報告》提出,每年有最多十萬元的輔助生育扣稅,但不包括雪卵等的延遲生育,因為與政府鼓勵可以生就盡早生的政策不一致。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