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前瞻】據悉將研定義「劣質劏房」 議員指亦應關注不適切住所家庭

發佈日期: 2023-10-23 18:30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行政長官李家超周三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房屋是歷屆政府「重中之重」要解決的問題。消息指,特首會提出研究定義「劣質劏房」,再制訂針對措施。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前年對香港提出「四個期盼」,包括告別劏房。

行政長官李家超說:「有哪些我們認為環境最不理想,一定要採取行動。」

行政長官李家超上月到元朗探訪劏房戶。消息指,政府打算定義「劣質劏房」,再部署下一步措施。

約四個月前,本台訪問過一家四口,住百幾呎的劏房戶,最近幼女要搬走以減少家庭爭執。他們申請公屋輪候了近七年,期望定義出「劣質劏房」,可以加快上樓。

劏房戶余女士表示:「若真的可以,也不會將女兒分去祖母家住。我們住在這裡,生活壓力真的很大,精神上、身心也有壓力大,希望有特殊照顧、體恤一下。」

社區組織協會建議,可根據劏房的人均面積、通風量、有否廚房、整體環境等多方面,界定劏房是否屬劣質。

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指出:「例如我們定義了有九項大問題,可能中了四項,就已經是『劣質劏房』。被界定為劣質劏房就不可以出租,只要完了租約,或租客有權要求完約,不會等到租約完,即是租約無效。我們覺得可以阻止,他們記下、政府一定要跟進。」

有立法會議員認為,除了以居住環境來定義,亦不可以忽略其他急切性次要的不適切住所,尤其是有兒童的家庭。

九龍東工聯會議員鄧家彪稱:「掌握學童幼稚園、小學,究竟他們住哪些地址,兩年內成立清楚資料庫,待簡約公屋齊備,鼓勵、引導這些住在惡劣地方劏房的家庭,特別是有小朋友的住在合適簡約公屋。」

有關注基層的組織亦認為,當局應盡快落實起始租金,處理好劣質劏房前,繼續向租戶提供現金津貼。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