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弱智人士宿舍不足平均需輪候逾12年 非政府機構指增宿位限制多

發佈日期: 2023-10-19 18:44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嚴重弱智人士宿舍長期不足,有非政府機構指,想增加宿位也很困難。有學者建議社福機構提供日間照顧服務,減輕照顧者壓力。

這班患有唐氏綜合症或中輕度智障的院友,日常起居都由中心護理員照顧,可住宿至終老。

智障人士一般自小入讀寄宿特殊學校,畢業後最多留到21歲就一定要離開,如果家人照顧有困難,可以申請這類社署資助的住宿服務。

截至六月,嚴重和中度弱智人士宿舍、輔助宿舍及長期護理院,均有超過2,000人輪候;嚴重弱智人士宿舍平均輪候超過150個月,即12年半;中度弱智人士宿舍亦要等超過140個月。

有提供宿位的保良局指,想增加宿位困難重重,院舍及周邊環境都需要有較多無障礙設施,法例亦訂明這類院舍人均樓面面積不能少於6.5平方米,不能隨便加床位。

保良局社會服務部康復服務經理梁錦雲稱:「現在我們真正接觸唐氏綜合症服務使用者都去到60、70歲,他們需要我們的服務,留宿久了的時候,能騰出來的空位就慢了。」

輪候宿位期間,照顧壓力落於家人身上。近期接連有智障兒童家庭缺乏支援,黃大仙兩名患有自閉症及智力障礙的20歲孖仔,懷疑母親因照顧壓力大,刺傷兩兒子腹部。有學者認為,特殊學校應提供銜接服務。

教大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中心總監冼權鋒指出:「特殊學校可以盡用資源,透過額外人手,在自己場地給自己學生有一個持續進修機會。這並非延長學制,而是開設學習機會,給一些離校的同學。」

他又指,社福機構亦可增加日間訓練課程,紓緩照顧者壓力。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