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就荃灣重建展開規劃研究 有地區人士冀回收公用設施集中發展

發佈日期: 2023-10-02 21:44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市建局就荃灣重建展開規劃研究。有地區人士希望可回收公用設施集中發展,不用「插針式」重建。市建局指,會借鑑油旺研究的經驗,以地區為本的方式進行規劃研究,令荃灣市區更新、更宏觀和具前瞻性。

荃灣是第一代新市鎮,市中心710棟私人樓宇,八成樓齡超過50年,有老化及失修問題。川龍街這棟樓宇就有石屎剝落,居民擔心構成危險。

徐先生表示:「很多(外牆)石屎快要剝落了,行過危險,尤其是長者。」

裴先生說:「劣質的樓真的要淘汰,就要著手,今時不淘汰、問題又多,下一步都面臨淘汰階段。」

相比傳統舊區,荃灣新舊樓宇夾雜,重建難度更大。有地區人士不贊成「插針式」重建,認為可收回公用設施,集中發展,提升可建樓宇地積比之餘,增加私人發展商參與意欲。

荃灣發展促進會幹事伍俊瑜指出:「有一些政府未用盡地積比位置,例如戴麟趾診所,還有二陂坊有個公園。若公園一齊納入規劃、做重建,未來可以重建的可能性會更大。房協也好,非政府機構也好,私人發展機構也好,參與其中,整體範圍就會大。」

市建局研究之一是優化行人天橋系統。現時當區居民可以在港鐵荃灣站,經多條行人天橋,到達荃灣西站,但步行需時20分鐘。有立法會議員建議興建軌道交通連接。

民建聯新界西南議員陳恒鑌稱:「嚴格來說,有三個港鐵站可以利用,荃灣西站、荃灣站及大窩口站,雲巴又好、捷運又好,可讓大家使用軌道交通,區內不需要這麼多車。」

市建局指,期望荃灣區內的業主及租戶等踴躍發表意見,讓研究出來的藍圖,更能切合地區的長遠發展需要。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