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癌症治療首次中西醫協作 紓緩及預防化療或電療副作用
發佈日期: 2023-09-27 00:33
港澳



醫管局首次將中西醫協作,應用在癌症治療,為接受化療或電療的病人針灸,紓緩、甚至預防相關副作用。暫時先在兩間公立醫院試行,每次收費120元。
癌症病人完成化療、電療後,不少人都出現副作用。醫管局針對這個情況,試行中西醫協作,由中醫師為這類病人針灸,紓緩、甚至預防副作用。
瑪嘉烈醫院腫瘤科顧問醫生林美瑩表示︰「包括化療後的周圍神經麻痹,放射後的一些口腔乾燥症,疲倦、無力及腸胃道不適等症狀。同時希望盡早引入中醫治療,都能幫助癌症病人去預防(症狀)。」
瑪嘉烈醫院本月已率先試行,暫時有四名病人參加,預計一年有約一千人適合,佔整體合資格病人十分一。而下月就會擴展至屯門醫院,亦會在兩院的日間治療中心進行。
化療前會先做針灸,評估無問題,就進行化療。完成化療後,亦可在中醫診所繼續針灸。
當局稱早在2017年,一個針對大腸癌化療副作用的臨床研究,證明針灸有紓緩副作用的效果,並安全可行,相關結果已在學術期刊公布。
葵青區中醫診所中醫服務主任陳啟賢說︰「一個先導臨床研究,發現當中,病人無論神經麻痹程度、不適痹痛的程度會減輕,以至手腳、手指腳趾功能有改善。其實對病者康復後是很好需要考慮的地方,例如一些藥物引起嘔吐時,針灸後可以即時紓緩,當然他亦會使用西醫的止嘔針或藥物去互相配合。」
醫管局稱,會同時考慮病人的凝血功能、身體穩定性等,決定是否適合針灸。
計劃獲政府資助後,每次收120元,綜援受助人免費。
當局稱相關協作早在2014年已開展,之前集中紓緩晚期癌症病人的病徵。
醫管局希望今次的先導計劃可以累積經驗,未來一兩年會擴大中西醫協作規模,讓更多病人受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