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區不少「吉舖」劈租仍難覓租客 代理指舖市買賣相應下跌

發佈日期: 2023-09-26 23:18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香港疫後復常,但現時核心區仍有不少「吉舖」,舖租比疫情前平均低近四成。有業主甚至大幅劈租,都找不到租客。有地產代理說,舖市買賣亦相應下跌。

這間連鎖咖啡店有過半分店本身都開於銅鑼灣、中環等傳統核心區,但疫情後多了人在家工作,所以過去四年他們在新界多開10間分店。

連鎖咖啡店董事葉文斌稱:「不會盲目地說只要它是旺區,我們一定會『插旗』,不會這樣,反過來新界地區,也是我們未來一個發展的重點。」

在咖啡店附近的街道不難見到「吉舖」。這間地舖原本由連鎖餅店以每月30多萬元租用,但餅店遷出後,業主大幅減價都未能租出。

地產代理陳志寶說:「他早幾個月放租是18萬元,最近業主都肯大減價就13萬元,租金沒有一半,只剩下三、四成,13萬元還沒有找到租客。」

過去一季,核心區街舖舖租,每月呎租平均約603元,比疫情前的1,032元低近四成。

以羅素街這個舖位為例,十年前曾以216萬月租,租給珠寶店。但疫情期間,月租一度大跌至15萬元,即使上月剛剛有藥房承租,未來租金都只回升至50萬元。

舖市買賣亦相應下跌,2010年至2014年高峰期,每月有超過700宗舖位買賣。但過去半年,每月成交只剩70宗。

陳志寶指出:「現在租金跌了,平均來說都是六至七成,他收的租金很少,業主又不肯平賣,變成沒有成交,今年是最差的。」

有測量師認為,整體舖租回落未必是壞事。

測量師行研究部主管李婉茵認為:「其實對於零售業,是一個相對健康的調整,多了一些可能以前譬如一些餐飲業,或者一些其他種類的零售,因為過去租金太過高昂的時間,不能夠支持到他們的營運。」

她認為舖租回落,也可以吸引內地商戶來港發展。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