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稱舂坎角炮台積水已清除 料數天內完成鞏固斜坡工程
發佈日期: 2023-09-14 01:00
港澳



位於南區的歷史建築舂坎角炮台,由上周黑雨起水浸。有學者指,如果不盡快排走積水,可能令炮台結構受損,難以修復。
建築署稱,已清除積水,今日會安排清理山泥及進行噴漿工程,以鞏固斜坡,相信幾日內完成。
從高空俯瞰,見到整個舂坎角公園和炮台變成「水池」,看不到本來的石枱、石椅。連旁邊公園範圍都有大量積水,水深去到旁邊的樓梯級。
通往公園和炮台唯一的單程路被大幅塌下的山泥堵塞,政府稱會派員實地視察,盡早維修。
翻查資料,上周四黑色暴雨警告期間,除了石澳,舂坎角和大潭紅山半島一帶都落暴雨,都出現大面積山泥傾瀉。
舂坎角炮台約建於1938年,是英軍捍衛港島南海岸線之用。炮台原有兩層,日軍侵港時,英軍刻意破壞炮台,以免落入日軍手上,現在只保留下層炮台的「半圓掩護體」和兩個探射燈台。古物諮詢委員會2009年列為二級歷史建築。
有專家指,短期內炮台結構不會受損,但如長期浸水就可能難以修復。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總監張家榮說:「這是三十年代的歷史建築,當時混凝土成分與現在的是不同,是較弱。要快點解決疏水問題,因長期積聚,鋼筋、混凝土結構有滲水危險,結構始終較舊。正常來說有細微裂縫,滲水進去,鋼筋會生鏽,衍生到由內爆出來。」
張家榮指,炮台是二戰遺留的建築,歷史價值大,促請政府設立機制,為歷史建築成立災害預防和善後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