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蘇拉】不少大樹連根拔起 專家指當局未汲取教訓促改善種植方式

發佈日期: 2023-09-03 18:34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蘇拉過後,政府接獲過千宗塌樹報告。有樹木專家說不少是連根拔起,反映種植出了問題,建議當局改善。

超強颱風過後,滿街是吹倒的樹木。有研究樹木的學者指,香港不少種植的樹都無足夠土壤扎根,很容易吹塌。

教大地理與環境科學研究講座教授詹志勇認為:「土壤大量滲入建築廢料。沙、石、破碎混凝土、磚、批盪,這類物料第一很粗很大,第二沒養分,第三難儲水。這麼差的泥土,種樹無可能種得強壯、健康、穩固。」

他指塌樹分四類。盆景樹頭重腳輕容易吹倒。連根拔起的,可能根部生長空間不足,表徵是樹根連同整塊泥土拔起。另一種樹根同樣拔出地面,但無連同泥土,意味該處沙石多,固定不到樹木。而如果是斷根,可能本身根部已發霉。

詹志勇指香港較常見的樹種,如細葉榕、石栗等,需較大空間和較多泥土讓根部生長。憶述五年前山竹襲港,估計超過六萬棵樹倒塌,逾九成是連根拔起,認為幾年間當局都無解決到老問題。

詹志勇稱:「颱風是為人民服務,很快幫你將弱樹掃除,但這是不正常的管理方法。為何我們不做優質媒人?小盆種小樹、大盆種大樹。現在我們種樹方式,是挖一米乘一米的樹穴,很多時沒有挖到一米深,把樹放進去就叫種樹。我們形容叫咖啡杯種樹,這樣種樹幾乎等於種下危機。」

除了盡快清理阻路塌樹,他認為更重要是檢查附近多行人的樹,有無半斷未掉下的部分,消除潛在危險。

當局早前就指會將清理了的塌樹暫存五個地點,如屯門Y.PARK,部分可再造成家具、肥料等。另外的存放處在啟德發展區的臨時木料廢物收集處及三個堆填區。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