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蘇拉】蘇拉眼壁橫過本港 專家指屬風力最強地方可形成風暴潮
發佈日期: 2023-09-01 23:00
港澳



今次吹襲香港的蘇拉呈現「雙眼壁」結構。有氣象專家就指,風暴眼壁通常是風力最強的地方,橫過時風向會急速轉變,以今次為例,就將海水推向岸邊,形成風暴潮。
政府飛行服務隊定翼機在蘇拉逼近時,曾直搗其中心,拍攝到眼壁完整、環流緊密。
當蘇拉靠近香港,雖然風眼無在南海時那般圓,但仍然清晰可見。蘇拉中心移動到香港以南的担杆島附近時,外眼壁就在約20公里外,正橫過香港東面、西貢一帶。
天文台指,蘇拉呈現「雙眼壁」結構,即是原先的風眼被外圍螺旋雲形成第二個風眼包圍,在正在增強的超強颱風,就有機會出現。
天文台科學主任劉保宏稱:「當強颱風出現『雙重眼壁』的結構,它們是處於一個『眼壁更替周期』,即是新『眼壁』會發展,替代當時舊『眼壁』。好多成熟而強烈的颱風,都會出現『雙眼壁』的結構。」
天文台指「雙眼壁」並不罕見,今年7月超強颱風杜蘇芮,就出現「眼壁更替周期」,天文台指蘇拉的眼壁橫過本港,構成相當大的威脅。
香港氣象學會發言人梁榮武指出:「蘇拉周邊的螺旋雨帶也帶來很大的風,但也不及眼壁的大。一般來說颱風的最高風速是多少,現在蘇拉是210公里來說,就是指在眼壁附近的風力,所以現在就正正受到蘇拉最大風力地方的影響。」
他又解釋,蘇拉趨向本港時,市內吹主要吹偏北風,但風眼一過,風向改變,就可能見到風暴潮的威力。
梁榮武表示:「蘇拉的中心很快就會經過南面,接著近入香港的西南面,這時候風向就會改變。風向一改變,變東風或東南風的時候,風力就會很強,突然間強很多,當然在這樣的情況下,風暴潮的威力就會較大。」
他又提醒市民要繼續留意天氣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