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不少市民路邊拜祭遺下食物等祭品 吸引野豬覓食
發佈日期: 2023-08-29 18:33
港澳



踏入農曆七月,不少市民在路邊拜祭,並將食物放在路上,吸引野豬覓食。有熟悉盂蘭習俗的專家稱,傳統上祭祀時間很短,祭品毋須放過夜。
沙田這個屋苑,下午已經有居民下樓燒衣和拜祭。不少人拜祭過後都會留下祭品,包括燒肉及芽菜,結果先引來這批「不速之客」,冒住變「燒豬」的危險,都要吃燒肉,最高峰時有近十隻一次過湧出來。有居民稱,較以往見到的數目多。
陳太稱:「我昨日來燒街衣,一出門口有十幾二十隻,有大有小的。我覺得很害怕,牠真的不怕人,衝過來就吃。」
曾女士說:「我們昨晚去街回來,見到很多大大隻的野豬,今天就打算早點來燒,避開野豬。」
有分區委員會委員稱,近日接獲居民投訴野豬數字較平日多三至四宗,呼籲市民拜祭後應自行清理,以免加劇當區野豬問題。
屋苑職員稱,每早都有清走祭品,以防引起衞生問題,或者吸引小動物過來,但仍然未能解決野豬出沒的情況。
有推廣盂蘭文化的專家稱,傳統上完成拜祭後就清理祭品,毋須擺過夜。
盂蘭文化節總統籌胡炎松表示:「當點香燃燒過程、一炷香燒光,基本上儀式就完成,生果或祭品就可收拾,不用繼續放在街上。(以往)不多不少會讓人感覺,由祭祀引起環境污染,希望呼籲大家有心令社區太平、乾淨衞生的話,祭品處理大家應負點責任。」
他稱盂蘭節祭祀起初是幫家中的先人贖罪,之後演變成幫「孤魂野鬼」贖罪,以求社會安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