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擬推警示阻網購騙徒以「轉數快」犯案 籲光顧信譽良好商家

發佈日期: 2023-08-21 06:00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警方今年上半年接獲的網上購物騙案,涉及金額合共近一億元。警方計劃年底前推出「可疑指標警示機制」,防止騙徒利用「轉數快」犯案。

網上購物方便,但同時危機處處。警方今年上半年錄得近4,900宗網上購物騙案,比去年同期上升逾兩成,損失金額約9,500萬元,急增1.6倍。

涉款最多的一宗,一名女子在網上購買寵物時,被騙徒以收取行政費等不同藉口,被騙走600萬元。而過去兩星期已偵破266宗網上購物騙案,涉款350萬元,拘捕50人,由15至52歲。

警方稱近日留意到不少騙徒假冒買家,訛稱想買名牌貨品,並以虛假入數收據,製造成功入數假象,以騙取價值幾十萬元的名牌貨品,或訛稱不慎轉帳多餘款項,要求對方退還額外費用。

網罪科網絡情報總督察顏凱欣稱:「往往涉及『彈票黨』及『找錢黨』的案件,見到損失金額很大,如要找贖金額可去到幾十萬。買家應留意(賣家戶口)可用結餘是否有增加,避免單憑入數紙或帳面結餘,見到增加就以為過數成功。」

警方又指騙徒多數用「轉數快」作為主要收款途徑,已就此加強與銀行界合作,計劃於年底前推出第一階段「可疑指標警示機制」,將「防騙視伏器」資料,與「轉數快」系統配對,以識別可疑用戶。

網罪科網絡安全組警司陳純青指出:「我們在轉數快過程中,會在他們(用戶)的手機,彈出一個警示,這個警示清晰告訴市民,將轉數予的戶口,在我們防騙視伏器中,已被標籤為高危有伏。市民可通過提示,想清楚是否繼續轉帳。」

警方又提醒市民,應光顧一些信譽良好和開業年期較長的商家,和盡量選擇當面交收,確保可收到貨品。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