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多面睇】有公司出售人類胎盤製藥丸 醫生指無營養兼具衞生風險
發佈日期: 2023-08-10 19:47
港澳



本台發現有公司聲稱可以將胎盤製成藥丸等,市面也有藥房出售「紫河車」。有醫生指有衞生風險,要加強監管。
在中醫角度,人類胎盤又稱為「紫河車」,有益氣養血、補腎的作用。有公司聲稱可將孕婦胎盤,製成精華膠囊服用。
有公司負責人說:「把它高溫處理,我處理之後就會把它風乾,磨成粉,之後就會用入膠囊的每一個步驟的時候,都會用一些食品級的消毒酒精消毒。」
公司網頁顯示,孕婦要在分娩後12小時內,把胎盤放進他們提供的冰袋,公司會在兩天後把製成品寄給客人。
該名公司負責人表示:「你當我只是一個人替你去煮薑醋一樣,你去買原材料,我可以幫你煮,煮完之後給你吃。」
有婦產科醫生強調,吃胎盤有衞生風險,亦無營養價值。
中大醫學院婦產科教授潘昭頤指出:「產後的胎盤,有機會功能是突降。吃一個正在老化的器官,我覺得這個理念是不成立的。如果(胎盤)得到不正當的處理,可能有機會有病菌、細菌,當然感染的風險,對產後的女士和嬰兒一定不好。」
根據《中醫藥條例》,「紫河車」並非附表列出的中藥材;而早於2015,內地也已經從《中國藥典》中,刪除「紫河車」,但本港仍有藥房出售。
一名藥材店員工問:「『紫河車』訂到嗎?如果現在去醫生那處,可以拿得到嗎?一袋有多少?」
這間同樣可以訂貨,但職員這樣提醒記者。
有藥材店員工指出:「如果處理不好,那位女士的胎盤本身自己有愛滋,你吃了就感染了。」
這間直接拿出現貨。
該名藥材店員工表示:「三百元一兩,這裡不是一兩,這是二兩多,這個差不多六百元,最多可以吃三次。」
有立法會議員說,胎盤是人體組織,根據法例,應當作醫療廢物處理。
醫療衞生界議員林哲玄認為:「譬如關節置換,我沒理由交回給病人,拿著膝蓋回家做標本,不會的。醫生、護士也有責任適當地去處理,這些人體器官或者組織不能隨便交回給你。」
但據了解,現時在部分私家醫院分娩,孕婦可以取回胎盤,林哲玄認為衞生署要把關。
延伸觀看:
《時事多面睇》 - 吃胎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