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體捐贈腎臟移植宗數跌至新低 專家歡迎與內地建立恆常互助機制
發佈日期: 2023-07-29 20:14
港澳



遺體捐贈腎臟移植宗數跌至近年新低。醫學專科學院副院長李錦滔稱,情況不理想,歡迎香港及內地建立恆常器官移植互助機制。
遺體捐贈的腎臟移植上半年只完成19宗,是近年新低。醫學專科學院副院長李錦滔形容情況不理想,指等候移植的病人一般等候5至6年,才得到合適腎臟移植,部分患者等候期間已離世。他認為3年疫情影響醫院運作,器官移植的配套亦受影響。
醫學專科學院副院長李錦滔稱:「某程度上對捐贈等各方面,有心理上,可說是氛圍上的影響,希望疫情之後可以再從新出發,我們不停在社會上向各界、傳媒、學會推廣,希望多些人有愛心去捐贈器官。」
李錦滔3月到過廣東考察國家衞健委器官移植與醫療大數據中心,稱全球多地一直有互助機制,善用器官救助更多人,認為香港與內地建立恆常器官移植互助機制,理念是一致。
李錦滔說:「如果內地有一些器官經過內部篩選,發覺配對不到,就可以和我們的機制商討,有適當就可以拿來用,我作為醫護人員是非常接受和歡迎,因為始終可幫助多些器官衰竭的病人。」
他又指,器官捐贈中央登記名冊新登記數字近期上升,每月有超過5,000人,總數已超過35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