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通行】紅隧實施首個工作日大致暢順 運輸署稱早上繁忙時間車龍縮短

發佈日期: 2023-07-24 12:31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紅磡海底隧道實施「易通行」首個工作日,運作大致暢順。運輸署指,早上繁忙時間駛經的車輛跟之前相若,但車龍縮短。

過紅隧不用再停車繳費,首個工作天早上繁忙時間,七時起,由九龍過海的車開始增多,八時過後就開始「見真章」。過海車龍沿公主道一度排至紅磡警署,至都會大學一帶。

採訪車九時由何文田出發試行一次,到愛民邨對開的公主道車速減慢,由慢線切入中線都要點耐性。用了約15分鐘,才駛到原有收費廣場。

來回方向的收費亭,由以往八條通道改為四條,當中最左一條為巴士專線。通過後,再收窄至隧道兩條行車線,最終用了約20分鐘過海。

運輸署指,早上七至八時,有約5,200架次車經紅隧過海,同前個星期一相若,只是少百多架次。不過,車龍縮短可能因為學生開始放暑假,亦相信跟「易通行」有關。

運輸署署長羅淑佩稱︰「漆咸道北、蕪湖街一帶,以往龍尾是看不到那麼遠的,但今早我們觀察了一個早上,七時左右觀察到現在,龍尾都沒有的。入口切線情況,大家相當守規矩,比起以往八轉四、四轉二爭切線的情況,今早就算不是快很多,都應該起碼舒服點。」

不過,用開「快易通」自動繳費的司機,就少了以往「優勢」。

的士司機陳先生指出︰「平時沒那麼擠塞,它都是兩線去自動收費,那處是快很多的。右邊那條線全切進去很塞,去到路口只有三線。」

隧巴方面,有乘客稱特意提早出門。

巴士乘客梁先生表示︰「首幾天,特別私家車、大部分出面都是私家車,可能幾線爭,好像三四線突然變了四線,平時很多線,可能提早出現樽頸位。」

巴士乘客梁先生說︰「跟平常差不多,其實沒甚麼分別。」

運輸署早前指,紅隧實施易通行初期不會立刻變得暢順,估計要到年底,三條過海隧道實施「不同時段不同收費」才能分散車流。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