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室】甩牙影響外觀 填補缺牙各有利弊

發佈日期: 2023-07-17 20:15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成年人一共有28隻牙,恆齒一旦脫落就不會再重新生長。嚴重的牙周病會導致牙齒脫落,附近的牙齒會隨之移位,影響咬合和進食。當一個人失去了牙齒,留下的空位應該如何填補?

經常說「講大話會甩大牙」,「講大話」多不一定會「甩牙」 ,但不好好護理自己的牙齒,就會好似她一樣。

潘太說:「牙齒脫落後,那一邊的牙全部向前移動,壓迫門牙,變相卡住牙齒,會有痛的感覺,又會鬆。」

缺失一顆牙,令到潘太吃不安、坐不安之餘,更影響外觀,拍照都不敢露齒笑。

牙科醫生謝德安指出:「因為當大牙缺失的時候一直不理會,牙齒會慢慢移動,到原來牙齒缺失的位置。當牙齒走位的時候,會影響咬合,令到牙齒容易卡住食物,形成惡性循環,令到其他牙齒(患上)有牙周病。」

牙周病是由黏附在牙齒邊緣的牙菌膜引致。牙菌膜含有的細菌會分泌毒素,令到牙齒周圍組織發炎,出現牙齦炎的徵狀。例如牙肉腫脹、流牙血,酸軟、疼痛等;如果持續發炎,便會惡化成牙周病,牙齒會有鬆動、移位等的情況。

牙周病是一個慢性疾病,如果情況嚴重的話,會導致牙齒鬆脫,即使接受治療之後,牙醫說情況嚴重的患者最好每三個月覆診洗牙。

牙醫建議潘太先將有牙周病風險的牙拔掉,留下一些健康的牙齒,在缺牙的位置做植牙手術,或者活動假牙,不過清潔上會麻煩一點。還可以考慮做牙橋,但就要把缺牙旁邊的牙齒磨小一些,過程中可能會傷害到牙齒。

牙科醫生孫嘉誠表示:「植牙好處是固定的,不需要脫下,但都有它的手術風險。植牙手術有可能影響鼻竇,例如鼻竇炎的情況。如果植牙的位置在下面、下顎的位置,接近神經線,我們都要小心。」

牙醫說能否做植牙手術還要視乎病人的牙骨情況,需要有足夠的闊度和長度。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