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再現糧船灣 專家料為未成年布氏鯨籲市民保持距離

發佈日期: 2023-07-15 02:35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漁護署星期四收到通報,有布氏鯨在牛尾海出現,昨日亦有船家在糧船灣見到布氏鯨,有市民出海碰運氣觀鯨。有專家相信,是一條未成年布氏鯨,暫時適應香港水域,再呼籲市民跟鯨魚保持距離。

有船家稱昨日早上約九時許,在西貢糧船灣見到布氏鯨的蹤影,數分鐘內,鯨魚的口開合至少兩次「捕食」。

船家黎先生稱:「慢慢游,然後牠的嘴,好像昨天(周四)一樣拱上來,好開心、好開心。」

不過亦有市民特地出海,失望而回。

鍾先生說:「當然想看到,我特意開船經過逗留很久,都沒有冒上來,好少有,我出生至今都未見過鯨魚過來。」

王先生表示:「我擔心牠迷路或不健康、病著才過來找地方來休息。」

至於首次發現布氏鯨的是白沙灣遊艇會教練,他們稱當時離鯨魚最近只有五米。

白沙灣遊艇會教練Sam指出:「牠在進食,時而潛入水,又再游上來,好像打開嘴巴、成一個大『L』型,持續5至15秒。」

漁護署及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等亦有出海尋找,有人甚至出動無人機,海事處、水警在附近一帶巡邏。

警員稱:「拍攝不要緊,但若見到牠(鯨魚)不要追逐,保持安全距離。」

海洋公園搜索約一小時,未有發現,不過從網上拍到的片段分析,估計鯨魚長約7米,由於成年布氏鯨可生長到12至17米,相信這條鯨魚仍未成年。

海洋公園總館長黃永康指出:「無論姿勢和速度,都是讓人感覺很自在,相信在這裡沒有問題,(如果)見到游泳上,動作會出現不協調,水花會很大,甚至尾巴會拍動,基本上掙扎會多了,就會基本知道可能擱淺。」

黃永康稱,布氏鯨主要在亞熱帶或熱帶水域出沒,香港在範圍內,不算罕見。

黃永康表示:「對於野生動物來說,大家不要主動接觸牠,如果體型那麼大,挨一挨過來都會對你造成傷害,掉轉說牠未必主動想攻擊你。」

魚類學會創會會長莊棣華就稱,布氏鯨最多都是兩、三條行動,較多是單獨出現。

市民若出海觀鯨時,要保持較遠距離,避免船隻引擎影響附近海域的魚類,阻礙鯨魚覓食。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