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料建造業首批輸入外勞第四季抵港 各工種不預設配額保持靈活性
發佈日期: 2023-07-13 23:11
港澳



政府交代建造業輸入1.2萬名勞工的詳情,涵蓋47個工種,包括紮鐵、搭棚、電工及地盤管工等,下周一起接受申請,預料首批第四季抵港。當局稱不會就每個工種預設配額。
針對建造業人手短缺,發展局稱,由勞工代表、僱主等組成的委員會,已就可輸入勞工的工種及工資中位數等達成共識。
其中技術工人涉及29個工種,包括紮鐵、搭棚等、泥水工、電工等。工資中位數由日薪1,100元至2,000元不等。技術人員就涵蓋18個工種,包括地盤管工、屋宇、土地測量員等。月薪由2.5萬至4萬多元。
政府下周一起,一個月內接受首輪申請,希望兩個月內完成審批,預計首批勞工第四季來港。當局稱不會就每個工種定配額。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若是如此就不夠靈活,大家都知道不同工程項目,進入不同階段需要不同人手,如果我們太過事先前設這個工種只能輸入多少,可能隨著工程進程有變,我們就失去彈性。我們準備每一季接收申請,因希望隨著不同工程進度,按真正需要提出申請。」
計劃優先考慮逾10億元的公營工程項目。建造商會指,相信涉及十多個承建商,而目前紮鐵、泥水工、電工等最缺人,技術人員就缺8,000人。
建造商會會長林健榮稱:「我們都叫了十年,我們今天才真真正正趟開大門。香港始終有國際視野,而且國內薪金原則上仍比香港低,加上國內現時經濟環境,尤其是房地產在低潮,那班人員都要找出路,所以我覺得應有吸引力。」
若非居於地盤或非即日來回的勞工,當局可安排入住由元朗潭尾隔離設施改建的中央宿舍,建造業議會正進行改裝,預計10月啟用,屆時僱主要向議會付租金,可從輸入勞工的薪金中扣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