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個案經理嚴重不足 如何有效支援精神病復元人士?

發佈日期: 2023-07-02 16:55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為支援嚴重精神病復元人士重返社區,醫管局及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都有個案經理負責跟進病人情況,但有機構指資源不足,一名個案經理要跟進大量個案,支援未必足夠。

阿強在80年代確診精神分裂症,屬於嚴重精神病個案,近年轉用第二代藥物後,開始可以照顧自己生活,常常來參加病人互助組織的分享會。

阿強說:「我在其他病人身上學習到,原來他們當中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掙扎,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面對的難堪,我都可以超越這個困難,可以慢慢康復。」

為了支援嚴重精神病復元人士重回社區,醫管局會安排精神科護士或社工擔任個案經理,跟進他們出院後的情況,但截至今年3月底,醫管局只有430名個案經理,為18,100名患者提供服務,平均每人要跟進41個病人。

康和互助社聯會主任鄒長順稱:「個案經理可能一個月或幾個星期見他一次,而時長可能是幾分鐘至十多分鐘左右,可能是隔著鐵閘,或是約他在樓下公園見。病人都不願意或不會跟你說他真實的需要。」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提出十項加強措施,包括將個案經理與患者比例由1:41,調整至不超過1:40,亦會加強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服務。有營運中心的非政府組織指,長遠來說,復元人士需要更多社區支援。

心理衞生會助理總幹事黃敏信表示:「醫療、服藥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其他部分都很重要,譬如怎樣和家人相處、怎樣維持一份工作、怎樣建立一些朋輩支援,應該要有全盤的協調,在各區裡面一起討論。」

醫管局回應指,會優化和社署的溝通,全面評估有關人士的醫療需求,顧及他們的情緒和家庭情況。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