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擬允其他電子支付工具乘車領交通費補貼 議員指平台將考慮成本效益
發佈日期: 2023-06-14 18:45
港澳



目前用八達通乘搭公共交通,才可取得政府交通費補貼。當局指考慮未來用其他電子支付工具乘車都可領取補貼。
每月用八達通乘公共交通超過200元,往後的車費就可獲三分一補貼,上限500元。有立法會議員提出容許用其他支付工具乘車,也可獲補貼。
香港新方向新界北議員張欣宇稱;「你看消費券的情況,其實八達通佔百分之30多,其他支付工具佔約百分之60,但公共交通津貼方面,只可以通過某種支付工具領取津貼,道理上不太說得通。」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書面答覆張欣宇質詢時,透露政府正積極與個別電子支付系統營辦商商討,制訂推行方案和籌備。但要考慮有關平台,能否使用在大部分公共交通工具。
由於計劃每日處理大量交易資料、金額。平台須符合特定要求,包括上傳和核對交易紀錄等,亦要有監察機制,確保計劃運作暢順。
八達通主導交通費支付市場,以乘客量最多的港鐵為例,過去一年13億人次,九成用八達通,其他電子支付平台只佔百分之1.4,專營巴士及渡輪更不足百分之1。
科技創新界立法會議員認為,其他電子支付平台也會考慮成本效益。
科技創新界議員邱達根指出:「反而是數目(佔有率)不太多,用行政費參與這計劃是否值得。我們要令更多人收取(電子支付),當你現在外出時認為,總有地方只收現金,一直都改變不了用戶習慣。」
另外,當局指車費補貼受惠人數眾多,每年經常開支至少30億元,長遠會按審慎理財原則,確保公帑運用得宜。

